吴社仓,一位普普通通的县人大代表、农村党支部书记,二十余年的基层干部生涯中,他没有豪言壮语,没有英雄壮举,但他用他不懈的追求,默默的奉献,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,为党和群众架起一座连心桥。他的所作所为,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,谱写出古徵大地上一曲曲追求之歌、执著之歌、奉献之歌、进取之歌。 与县城仅有5里之距的里庄村辖7个村民小组,738户3190人,属雷家洼乡较大的行政村之一。由于众多原因,村民彼此之间缺乏一种信任和默契,遇到事情很难相互理解和沟通,即使有人想为村里做一点实事也经常不被群众接受。在这种情况下,吴社仓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,他时常对自己说:“要当好村党支部书记,就要乐于奉献、善于干事”,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 要得到村委一班人的支持,村民的理解和信任,就要办几件关乎群众利益的实事。道路建设是群众关心的头件大事。在他的多方争取之下,里庄村在全乡率先铺上了通村柏油路,从而结束了祖祖辈辈“雨天一身泥,晴天满身土”的历史。2007年,他又筹集资金20多万元,对村中所有巷道进行了水泥硬化,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。村里的饮水问题一直是群众心头的一件烦心事。多年来村民主要饮用的是窖里收集到的雨水,既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又对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。1997年3月,在资金极其短缺的情况下,村里投入资金近100万元用于改善群众的饮水条件。至8月底,管道总长9公里的自来水网铺设工程全部完成,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饮水难的问题。 作为支部书记,吴社仓始终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放在第一位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,群众参合率连年超过98%,有效地减轻了群众的看病负担。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,他多方筹资,为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村文化广场,配齐了健身器材,设立了图书室 、活动室,为群众农闲之余提供了休闲的场所。里庄小学是全乡三所六年制学校之一,由于年久失修,校舍安全隐患突出,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,吴社仓和支部一班人商议后,决定采取群众捐、向上争的方式修建教学楼和师生宿舍。在他的努力下,高大的教学楼拔地而起,师生宿舍宽敞舒适,学校条件大为改善。群众高兴的说“吴书记件件事都办在咱们心坎上” 。 吴社仓清醒地认识到,以粮为纲的观点已成历史,调整结构是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。他多次自费赴山东等地考察学习,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,先建立起葡萄、药材、养殖、苹果和用水五个农民协会,运用“支部+协会+农户”的模式,把支部的政治优势和协会的能人优势进行了有机结合,走出了一条“种养加一条龙,农工贸一体化”的经济发展模式。目前,全村以葡萄为主的小杂果种植面积超过700亩,鸡、猪存栏数分别超过5万只和1000头,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,高于全县平均水平。特别是药材产业,种植面积超过3500亩,成为渭北最据规模的药材专业村,因此也吸引了迪万生农牧科技、山林中药材等药材深加工企业的落户。2006年,里庄村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 土地,千百年来一直被农民视作命根子,像里庄这样城乡结合部的村子,土地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。特别是自2007年全民创业的号角吹响之后,优惠的政策,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来里庄投资创业,加之县城东扩南移步伐加快,土地一时成为敏感的话题。在处理土地流转过程中,一些不明事理的群众有的去上访,有的写子无须有的反映信,给村里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。吴社仓带领村“两委会”一班人,在乡党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坚持主动上门深入细致的为群众做思想工作,为群众讲解政策,合理采纳老百姓的建议,坚持以理服人。在一翻和风细雨的工作之下,土地得到顺利流转,为客商提供了优质的投资环境,同时也为里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作为县人大代表,吴社仓十分关注园区建设。在今年的人代会上,他提出了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,得到了县人大的高度重视,并很快督促县政府进行落实。“我是人民选出的代表,就要多为群众想事、干事,群众的生活好了,我也就完成了使命。”吴社仓平凡的话语背后,透出了深深的为民情怀。